蓝田云谷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项目案例_睿诚产业研究院

蓝田云谷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蓝田云谷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区项目

项目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焦岱镇水泉村、柳家湾村、樊坡村、蔡坡村、荣家沟村、前卫镇徐家源村

占地面积:11888亩

项目总投资:**********万元

资金来源:企业自筹

1.2 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1.3 项目建设背景与条件

1.3.1 建设背景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到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支持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

目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要求和发展条件都呈现新特征,在新发展格局下促进国内大循环更为顺畅,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扩大内需战略要求全面促进消费,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其中要积极发展服务消费,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大力发展度假休闲旅游,拓展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旅游产品和服务。

同时,后疫情时代本地游、周边游将快速崛起,亲子游、研学游、乡村度假旅游、康养旅游日趋火爆,传递出了旅游市场在细分、细化的趋势和信号。主题游、定制游将持续增长,内容为王、体验为王,细分市场会成为新的蓝海。

随着正式进入后疫情时代,社会流动开始复苏,旅游市场将迎来井喷式增长。

1.3.2 建设条件

1.4 项目建设目标及内容

1.4.1 建设目标

本项目将赋予旅游产品丰富的内涵,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在游览过程中融入文化内容,更大程度地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并在农业方面为旅游提供田园景观、乡村风貌、乡土味道以及农事活动等鲜明而独具魅力的资源。并做到向农业提供服务和商业价值,挖掘、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从而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带动农民就业、帮助农民增收,而且有利于实现农村增色、农业增效、生态增优、文化增智的目标。

1.4.2 建设内容

1.5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6 结论与建议

1.6.1 结论

1.6.2 建议

第二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及可行性

2.1 项目背景

2.1.1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提到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全面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县域集采集配中心,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共同配送、即时零售等新模式,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乡村下沉;发展乡村餐饮购物、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养老托幼、信息中介等生活服务。

《意见》还提到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继续支持创建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支持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

2.1.2 我国新发展格局下,旅游消费助力扩大内需战略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要求和发展条件都呈现新特征,特别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通过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

大国经济具有内需为主导的显著特征。进一步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扩大居民消费和有效投资,增强经济发展韧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促进国内大循环更为顺畅,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夯实国内基本盘。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要求全面促进消费,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其中要积极发展服务消费,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大力发展度假休闲旅游,拓展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旅游产品和服务。

同时扩大内需战略提出丰富乡村经济形态,深入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乡村富民产业,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特色产业。

2.1.3 “乙类乙管”,旅游强势复苏

2.1.4 后疫情时代,旅游消费转变

2.2 项目必要性

2.2.1 农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2.2.2 建设绿色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需要

建设美丽乡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探索县域乡村发展路径。逐步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将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为重点,并着力构建规划引领、风貌引导、农民参与三个机制。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在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民全程参与乡村建设的基础上,要适应城乡格局、乡村形态变化,把原生态乡土特点彰显出来,把现代化生活元素融入进去,留住乡风乡韵乡愁。

本项目将对部分既有农村住房进行改造,提高农房设计和建造水平,完善水、电、气、厕配套附属设施,建设成精品民宿,同时保持乡村风貌,延续乡村历史文脉,严格落实有关规定。

2.2.3 顺应现代农业产业和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的需要

2.2.4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需要

2.2.5 区域发展建设的必要

2.3 项目可行性

2.3.1 政策支持,保证项目可行

2.3.2 选址优势明显,保障项目可行

2.3.3 特色旅游项目突出,保障项目可行

2.3.4 旅游市场复苏信号强烈,保障项目可行

2.3.5 经济效益良好,支撑项目可行

第三章 市场分析

3.1 国内旅游发展基础

3.2 国内旅游发展现状

3.2.1 国内旅游经济景气指数下降

3.2.2 国内旅游市场小幅度收缩

3.2.3 节假日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3.2.4 本地游和周边游成为重要形式

3.2.5 气候、景观、生态环境等是旅游目的地选择考虑的主要因素

3.3 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特征

3.3.1 城乡客源市场呈二元结构

3.3.2 东部地区客源市场超全国一半

3.3.3 新媒体为旅游信息重要来源

3.4 国内旅游流动特性

3.4.1 省内旅游客流占国内旅游客流八成

3.4.2 省际旅游客流集中在相邻省份之间

3.4.3 省内旅游客流集中在人口大省

3.5 陕西省、西安市旅游市场分析

3.5.1 陕西省旅游市场分析

3.5.2 西安市旅游市场分析

3.6 项目旅游规模预测

3.6.1 客源市场定位

3.6.2 客源市场预测

第四章 项目建设内容

4.1 目标定位

4.2 规划原则

4.2.1 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绿色发展

4.2.2 坚持资源集约,生态环保,实现高效发展

4.2.3 坚持特色定位,实现特色发展

4.2.4 坚持科技引领,实现科学发展

4.2.5 坚持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发展

4.3 本期主要建设内容

4.3.1 数字农业试验田

4.3.2 蓝田菜篮子

4.3.3 高空龙形漂流滑道-“天下第一漂”

4.3.4 5D时空隧道-“大汉风云”

4.3.5 步道

4.3.6 田园鸟巢民宿

4.3.7 山坡精品民宿

4.3.8 温泉星级酒店

4.3.9 温泉康养度假中心

4.3.10 多功能体育竞技馆

4.3.11 主题商业步行街

4.3.12 凤歧茶舍

4.3.13 延寿宫

4.4 二期建设内容

4.5 辅助配套设施

4.5.1 规划原则

4.5.2 设施内容

4.5.3 竖向设计规划

4.5.4 电力工程规划

4.5.5 电信工程规划

4.5.6 给排水规划

4.5.7 管网布置

4.5.8 污水工程

4.5.9 灯光照明规划

4.5.10 智慧基地管理系统

第五章 运营方案

5.1 流量获取

5.1.1 公域流量

5.1.2 私域策略

5.2 用户种草

5.2.1 内容电商种草

5.2.2 以短视频为主的多渠道触达

5.3 留存活跃

5.3.1 会员成长体系

5.3.2 创作者中心

5.4 多场景转化

5.4.1 线上引流,交易工具转化

5.4.2 线下多触点转化

第六章 建设选址及条件

6.1 项目选址

6.2 建设条件

6.2.1 区位条件

6.2.2 交通设施便利

6.2.3 气候条件适宜

6.2.4 自然景观资源丰富

6.2.5 历史文化底蕴丰厚

早在115万年前,“蓝田猿人”便在此生息繁衍,并从此出秦岭,沿灞水,进入渭河,走向黄河,同时在蓝田境内完成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留下各时期人类活动遗迹。境内有华胥氏陵、尊卢氏陵、女娲氏谷等地,亦有“伏羲城”等记载。

蓝田作为中国文化始祖伏羲以及宋、明、清三代理学核心人物和《吕氏乡约》的故乡,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具有重大影响。京畿蓝田,山灵水秀,不仅孕育了大批本土精英人物,也成为历代王公贵胄、文人墨客寓居乐游的热土,留有汉代史学家蔡邕居住过的蔡府庄和才女蔡文姬冢,唐代诗人、画家王维寓居的辋川山庄,书法家柳公权恩敕蓝田的故居柳家村及墓地等。韩愈、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柳宗元、欧阳修等历代著名诗人、文学家,都曾在蓝田长住短游,留下数以千计的诗词华章。

蓝田自古为“秦楚要冲”,为中国南北民族迁徙融汇的焦点,南腔北调、东韵西风,民间文化丰富厚重,不仅有儒家道德影响的一整套婚丧嫁娶、族规家训、祭祀礼仪文化,也有风格独特的山歌、孝歌、民谣、曲艺、大型社火及民间工艺等。作为革命老区,还存留大量革命遗址和传说歌谣等红色文化,地域文化色彩鲜明丰富。蓝田水会音乐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6.2.6 经济条件

6.2.7 环境保护良好

第七章 主要技术方案

7.1 工程质量要求

7.1.1 施工进度控制目标

7.1.2 工程质量控制目标

7.1.3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7.1.4 环保、施工文明目标

7.2 施工准备

7.2.1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7.2.2 技术准备

7.2.3 施工测量

7.2.4 物质条件生产准备

7.2.5 施工组织准备

7.2.6 现场施工准备

7.2.7 场外组织与管理的准备

7.2.8 施工队伍的准备

7.3 施工平面布置

7.3.1 布置原则

7.3.2 施工交通

7.3.3 水、电及通讯系统

7.3.4 施工排水

7.3.5 施工临时设施

7.3.6 办公及生产生活用房

7.4 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

7.4.1 平面控制测量

7.5 材料资源配备

7.5.1 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7.5.2 主要材料、设备供应保证措施

7.6 设备与机械配置

第八章 节能方案

8.1 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8.1.1 合理用能标准

8.1.2 节能设计规范

8.2 项目能源消耗及供应

8.2.1 能源消耗种类

8.2.2 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8.3 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8.3.1 建筑节能

8.3.2 空调节能

8.3.3 给水、排水节能措施

8.3.4 电气节能

8.3.5 节能管理制度

8.3.6 节水措施

第九章 环境保护方案

9.1 环保设计依据及原则

9.1.1 环保设计依据

9.1.2 环保设计原则

9.2 建设地环境条件

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9.3.2 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9.4 项目环保措施方案建议

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9.5 环境管理措施

9.5.1 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

9.5.2 环境管理人员

第十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10.1 劳动安全卫生

10.1.1 设计依据

10.1.2 劳动安全

10.1.3 个人卫生

10.2 消防

10.2.1 设计依据

10.2.2 消防措施

10.2.3 火灾报警系统

10.2.4 灭火系统

10.2.5 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

10.2.6 消防知识教育

第十一章 项目招标与实施进度方案

11.1 项目招标方案

11.1.1 招标内容

11.1.2 招标形式和方式

11.1.3 招标核准事项

11.1.4 建设项目工程监理

11.1.5 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

11.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1.2.1 项目实施阶段

11.2.2 项目进度安排

第十二章 项目投资估算

12.1 项目投资估算说明

12.2 项目总投资估算

12.2.1 工程费用

12.2.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第十三章 项目财务评价

13.1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选择

13.1.1 项目财务测算参考依据

13.1.2 项目财务测算基本设定

13.2 财务基础数据

13.2.1 营业收入

13.2.2 税金及附加

13.2.3 总成本估算

13.2.4 利润表

13.2.5 现金流量表

13.3 投资估算回报

13.4 盈亏平衡分析

13.5 敏感性分析

第十四章 效益分析

14.1 经济效益

14.2 社会效益

14.2.1 解决了农业结构单一,农民就业不充分的问题

14.2.2 优化农业产业布局

14.2.3 改善乡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14.2.4 打造区域农文旅融合都市圈

14.3 生态效益

第十五章 项目风险分析

15.1 建设资金风险

15.2 组织管理风险

15.3 技术风险

15.4 市场风险

15.5 人才风险

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

16.1 结论

16.2 建议

Copyright © 1998-2023 陕西睿诚群策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产业咨询电话:029-89126333 ICP备案:陕ICP备2023008738号 

在线咨询
029-89126333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