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项目名称:农业休闲度假康养中心项目
项目地址: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
占地面积:50亩
项目总投资:*********万
国家、地方政策鼓励利用农田等开展休闲旅游康养促进乡村振兴。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到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发展乡村餐饮购物、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养老托幼、信息中介等生活服务;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浙江省乡村旅游促进办法》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提出鼓励合理利用农田、森林、湿地和水利工程等资源和设施,开发休闲观光、康复疗养等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促进农业、康养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
《浙江省休闲农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更是明确指出衢州市结合大花园建设,定位远离喧嚣型休闲农业,发展“观光+体验+康养”;《江山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提出积极发展蔬菜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蔬菜附加值。全市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15万亩、总产量30.08万吨,蔬菜产业在质量效益、规模上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并以百里须江·全域旅游风情带为串联,江郎山世遗度假和甘八都文化体验为核心,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到2025年,乡村休闲旅游业业态更加丰富承接旅游业接待功能更强,休闲观光接待游客人数达1500万人次,总产值达12亿元。
交通区位条件优越。江山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地属衢州市,是浙、闽、赣三省交界处,东北面柯城区,东邻衢江区、遂昌县,南毗福建省浦城县,西部与江西省玉山县、广丰区接壤,北连常山县。江京台(黄衢南)高速、浙赣线铁路贯穿全境,上海、杭州两趟动车组在江始发,建有浙西最大的铁路货运场;205国道、48省道、46省道及县乡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公路货运周转量达29.5亿吨公里。市区距衢州机场40公里,沿高速公路到杭、沪、甬大约3-5小时。杭衢高铁江山段、江衢快速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将打造“衢州同城半小时通勤圈、杭州一小时高铁圈”。
环境优美,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江山市是国际花园城市、全球绿色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天然氧吧。生态环境优良,境内森林覆盖率69.53%,全市空气优良率达93.4%,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江山市雨水量充沛,年降水总量1648.1毫米,河流年径流量22.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20.5亿立方米,底下径流2.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4000立方米。
江山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21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拥有世遗江郎风采线、古镇养生风韵线等6条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保护开发有幸福大陈、七彩保安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文化古村。
国家、地方政策鼓励利用农田等开展休闲旅游康养促进乡村振兴。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到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发展乡村餐饮购物、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养老托幼、信息中介等生活服务;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浙江省乡村旅游促进办法》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提出鼓励合理利用农田、森林、湿地和水利工程等资源和设施,开发休闲观光、康复疗养等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促进农业、康养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
《浙江省休闲农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更是明确指出衢州市结合大花园建设,定位远离喧嚣型休闲农业,发展“观光+体验+康养”;《江山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提出积极发展蔬菜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蔬菜附加值。全市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15万亩、总产量30.08万吨,蔬菜产业在质量效益、规模上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并以百里须江·全域旅游风情带为串联,江郎山世遗度假和甘八都文化体验为核心,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到2025年,乡村休闲旅游业业态更加丰富承接旅游业接待功能更强,休闲观光接待游客人数达1500万人次,总产值达12亿元。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要求全面促进消费,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其中要积极发展服务消费,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大力发展度假休闲旅游,拓展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旅游产品和服务。
同时扩大内需战略提出丰富乡村经济形态,深入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乡村富民产业,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特色产业。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依托田园风光、绿水青山、村落建筑、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优势,建设一批休闲农业重点县、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和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田园养生、研学科普、农耕体验、休闲垂钓、民宿康养等休闲农业新业态。
2021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现代旅游业体系更加健全,旅游有效供给、优质供给、弹性供给更为丰富,大众旅游消费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加快发展。旅游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旅游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服务进一步加强,智慧旅游特征明显,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
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创新旅游产品体系,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高供给能力和水平,发展康养旅游,推动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随后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要促进养老和旅游融合发展。引导各类旅游景区、度假区加强适老化建设和改造,建设康养旅游基地。
Copyright © 1998-2023 陕西睿诚群策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产业咨询电话:029-89126333 ICP备案:陕ICP备20230087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