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二郎坝田园康养综合体项目
基于太白县优质的生态资源及区位优势,遵循国家及陕西森林康养产业政策支持方向,秉承产、景、城一体化的发展理念,二郎坝田园康养综合体项目将首先以森林康养功能为主,以中医药智慧生态康养为底,实现康养产业、生态产业、旅游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产业引擎、智慧引擎、旅游引擎协调发展,打造森林康养产业链整合构架、美丽乡村化构架及康养旅居目的地构架共同支撑的“三产、三擎、三构架”的“二郎坝模式”。
本项目总体目标是围绕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的总体要求,推进二郎坝田园康养综合体城乡一体化,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拉动太白县GDP快速增长,最终实现人居环境和自然生态、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以及农民素质和精神文明的全面提高。
项目规划总面积200亩,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为2.7亩,计划总投资12008.7万元,以当地农业优质生态环境资源为基础,以太白县优质旅游资源为依托,以陕西省大力发展健康养生产业为契机,通过在基地植入中医康养、营养膳食、运动健康、有机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板块,力争用3年时间将其打造成为太白县最具价值的康养目的地和乡村旅游度假区。
二郎坝田园康养综合体项目作为标志性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以森林康养为核心的建设项目,有利于加快“森林康养+”多业态联动产业、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可持续,过市场化运作促使太白县第一、二、三产业抱团发展,拉动当地GDP增长,增加政府税收,实现“双赢”。
本项目使太白县的经济发展、乡村建设、生态维护和人民生活质量再上新台阶。在此过程中,将雇佣高素质管理团队和组织成员,并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生态保护理论以及国内外先进的专业技术对项目承办业务进行全程培训,确保本项目内容符合森林康养基地的发展标准,从而树立康养旅游项目的新风貌,森林康养旅居产业发展的新形象。
本项目将充分发挥森林康养的核心优势,借力特色康养旅居之势,深入挖掘太白县特色民俗文化,进一步打响太白县的知名度,充分展示太白县独特神奇秀美的自然风光,打造美丽乡村森林康养新风尚,提质陕西特色旅游市场;另一方面以坐享优越自然资源、民俗风情、生态农业等优势资源发展森林康养休闲生态旅游,利用的是生态资源,提供的是生态产品,走的是生态发展路子,最终目的就是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随着项目工程的不断开发建设,太白县这张亮丽的名片,也必将闪耀在陕西建设区域性中心森林康养产业的宏伟蓝图上。
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万元(建筑工程及安装工程费用******万元,设备购置费*****万元,设备安装调试费***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预备费***万元),流动资金****万元。
项目总投资资金部分暂定于来自公司自筹。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严峻,亚健康、慢性病群体数量增加,气候环境恶化,导致全民健康形势严峻。其中,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龄化大国,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同时,老龄化趋势带来的是慢性病发病率的增加,慢性病死亡占中国居民总死亡的构成已上升至85%,并且慢性病发病正趋向年轻化。中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目前据估计这一数据已超过3亿,并且心脏病、癌症、中风、糖尿病等常见疾病的发病率正呈逐步上升之势。为了实现全民健康,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来健康发展观会日益深入人心。在“健康中国”背景下,与“大健康”相关的产业有望进入蓬勃发展期,成为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从国际上看,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和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成为继汽车、房地产、IT和互联网产业后的第五波财富浪潮,在全球经济和社会中创造不可估量的财富和机遇。目前,美国大健康产业是仅次于房地产、金融以及制造业的第四大产业,占整个GDP的17.8%,加拿大、日本等国超过了10%。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健康产业占GDP的比例仅为4%-5%,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未来随着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且需求点正在从传统的疾病治疗转为疾病预防、保健养生、健康休闲等方向转变,大健康产业也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问题,促使人们对健康不断重视。经济社会转型中居民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快速变化,慢性病成为主要的健康问题。慢性病是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重复就诊率高的疾病。虽然国家对于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力度逐年加大,但形势依然严峻。慢性病在所有群体中都呈现上升趋势,而且慢性病向重大疾病演变的趋势明显。2019年,我国慢性循环系统疾病患者达到3.4亿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人数达到1.4亿人,慢性泌尿系统疾病人数达到1.3亿人,慢性代谢性与营养性疾病人数达到1.2亿人,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人数仍高达1.1亿人,以及恶性肿瘤人数达到0.05亿人。据国新办举办《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发布会消息显示,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的88.5%,同时,慢性病已经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开始侵袭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仍面临巨大的挑战。
近些年来,中国针对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实施了一系列干预政策和措施,如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开设戒烟门诊、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签订WHO烟草控制框架条约、颁布《全民健身条例》、完善社区体育锻炼环境和设施的建设、建立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等,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然而,人群危险因素控制见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长期重视预防、重视筛查、实行早期干预和评估,在前期干预模式探索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和加大力度执行,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和全社会共同参与,干预危险因素以及个人健康管理、疾病早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成为未来改善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任务。
最近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0%,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根据国际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比7-14%为轻度老龄化,14-20%为中度老龄化,21-40%为重度老龄化,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处于中度老龄化的边缘。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
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养老产业发展滞后的矛盾,困扰着“未富先老”的中国。随着老龄化的加速,劳动人口的日益减少,同西方发达国家一样,我国也将被迫调整产业机构,把越来越稀缺的劳动力转移到附加值最高的第三产业。因此,第三产业,也就是现代服务业将会快速发展,这也将惠及养老服务业。未来5-10年后,建国后的第二代“婴儿潮”即将步入老年,这部分人群的消费水平较高,消费理念相对较开放,对晚年生活的品质性和享受性的要求更高。并且敬老爱老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大多数的中青年人也经常为老年人采购老年用品,这些都是未来养老服务业易转化的潜在用户。
2.2.1 本项目将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动力,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2.2.2 本项目以“信、研、疗、治、养、游”联动发展开启现代康养新业态,是建设田园康养基地名片的需要
2.2.3 本项目是破解太白县空间资源瓶颈的重要抓手,符合生产力布局优化规律
2.2.4 本项目以“康养”为魂,是推动太白县森林康养产业化发展创新路径的需要
4.1.1 需求端——老龄化加速,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达10万亿
Copyright © 1998-2023 陕西睿诚群策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产业咨询电话:029-89126333 ICP备案:陕ICP备20230087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