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鲁图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项目案例_睿诚产业研究院

嘎鲁图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嘎鲁图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

建设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嘎鲁图镇斯布扣村巴音塔拉牧业社

规划面积:133334平方米

投资规模:*****万元

建设单位:乌审旗物兴远商贸有限公司

1.2项目的编制原则、依据和内容

1.2.1编制原则

1.2.2编制依据

1.2.3编制内容

1.3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4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5项目综合评价

第二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项目背景

2.1.1建筑垃圾随意堆放产生安全隐患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堆放地的选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随意性,留下了不少安全隐患。施工场地附近多成为建筑垃圾的临时堆放场所,由于开发商只图建筑施工方便和缺乏应有的防护措施,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建筑垃圾堆出现崩塌,阻碍道路甚至冲向其他建筑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在郊区,坑塘沟渠多是建筑垃圾的首选堆放地,这不仅降低了对水体的调蓄能力,也将导致地表排水和泄洪能力的降低。

由于建筑垃圾中也含有少量易燃物,因此容易引发火灾,同时建筑垃圾堆放处一般居民较少,导致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建筑垃圾随意堆放不仅直接造成对土壤、水质、空气等的污染,同时也存在隐性的安全隐患。

2.1.2建筑垃圾影响空气质量

随着城镇化地不断发展,大量的建筑垃圾随意堆放,不仅占用土地,而且污染环境,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空气质量。

目前我国的建筑垃圾大多采用填埋的方式处理,然而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在温度、水分等作用下,某些有机物质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如建筑垃圾废石膏中含有大量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在厌氧条件下会转化为具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废纸板和废木材在厌氧条件下可溶出木质素和单宁酸并分解生成挥发性有机酸,这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就会污染大气;垃圾中的细菌、粉尘随风飘散,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少量可燃建筑垃圾在焚烧过程中又会产生有毒的致癌物质,造成对空气的二次污染。

 

2.1.3建筑垃圾对水污染严重

城市建筑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和雨水的淋溶、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渗滤出的污水——渗滤液或淋滤液,会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垃圾堆放场对地表水体的污染途径主要有:垃圾在搬运过程中散落在堆放场附近的水塘、水沟中;垃圾堆放场淋滤液在地表漫流,流入地表水体中;垃圾堆放场中淋滤液在土层中会渗到附近地表水体中。

垃圾堆放场对地下水的影响则主要是垃圾污染随淋滤液渗入含水层,其次由受垃圾污染的河湖坑塘渗入补给含水层造成水源深度污染。垃圾渗滤液内不仅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而且还含有大量金属和非金属污染物,水质成分很复杂。一旦饮用这种受污染的水,将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2.1.4建筑垃圾占用土地,降低土壤质量

随着城市建筑垃圾量的增加,垃圾堆放点也在增加,而垃圾堆放场的面积也在逐渐扩大。垃圾与人争地的现象已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大多数郊区垃圾堆放场多以露天堆放为主,经历长期的日晒雨淋后,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其中包含有城市建筑垃圾中的油漆、涂料和沥青等释放出的多环芳烃构化物质)通过垃圾渗滤液渗入土壤中,从而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如过滤、吸附、沉淀,或为植物根系吸收或被微生物合成吸收,造成郊区土壤的污染,从而降低了土壤质量。

此外,露天堆放的城市建筑垃圾在种种外力作用下,较小的碎石块也会进入附近的土壤,改变土壤的物质组成,破坏土壤的结构,降低土壤的生产力。

另外城市建筑垃圾中重金属的含量较高,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其将发生化学反应,使得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增加,这将使作物中重金属含量提高。受污染的土壤,一般不具有天然的自净能力,也很难通过稀释扩散办法减轻其污染程度,必须采取耗资巨大的改造土壤的办法来解决。

2.1.5建筑垃圾回收利用问题亟待引起关注

我国资源严重短缺,与此同时大量资源没有回收。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意义不仅是垃圾减量化,而且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成为亟待关注的新课题。

目前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对建筑垃圾进行减量化处理。换句话说,未对价值很低、而又数量庞大的建筑垃圾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解决这类问题,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如政府邀请企业、地区主管部门、消费者和环境组织的代表组成咨询委员会参与政策制定。灵活使用税收杠杆,除了“谁污染谁付费”外,根据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实施“差别税率”。通过税收杠杆鼓励提高单位的能源利用率、降低废弃物的最终处理量,从而促进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专家建议,积极鼓励社会企业率先使用建筑垃圾,只要有合适的政策和鼓励措施,租用移动式破碎机生产骨料(砂、碎石),当前迫切需要跨部门的协调与统一的规划,制定符合国情的相关政策。

我国目前的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无论是实验室的研究还是市场应用都有了一定成果。建筑垃圾中的许多废弃物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和各种废钢配件等金属,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可以再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竹木材则可以用于制造人造木材;砖、石、混凝土等废料经粉碎后,可以代砂,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打混凝土垫层等,还可以用于制作砌块、铺道砖、花格砖等建材制品。

综上所述:建筑垃圾是放错的资源,建筑垃圾处理再利用已经是我们国家正在研究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重中之重,乌审旗物兴远商贸有限公司为了加快完善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积极与当地相关管理部门沟通协调,致力于将建筑垃圾处理推向健康的发展道路,实现城市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

2.1.6当地建筑垃圾大量产生

据不完全统计,乌审旗嘎鲁图镇及周边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多达50万吨。当地现阶段建筑垃圾的处理主要包括建筑垃圾清运、处理消纳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等方式。处理方式仍停留在较低水平,除废旧钢筋等部分材质被回收外,大多是将未经处理的建筑垃圾直接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以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粗放的处理方式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不足3%,这不仅吞噬了大量的宝贵土地,填埋的垃圾还阻断了土壤生物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形成了永久性危害,给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亟需为建筑垃圾处理寻找新出路。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有利于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产业化”的需求

2.2.2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2.2.3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

2.3项目建设可行性

2.3.1政策可行性

2.3.2市场可行性

2.3.3经济可行性

三章 行业与市场分析

3.1我国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现状分析

伴随着工程建筑的不断地加快,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也在高速增长,期间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以500-600吨/万㎡的标准推算,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然而,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处理利用率只有5%,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我国每年20亿元以上的工程建设将持续10~15年,同时每年会产生约6亿t的建筑垃圾,其量之大、面之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3.1.1建筑垃圾面广量大

3.1.2建章立法操作性差

3.1.3研究成果推广困难

3.2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对策分析

3.2.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再生利用体系

3.2.2控制建筑垃圾源头,实现综合归口管理

3.2.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再生技术研究

3.2.4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建立标准示范工程

3.3我国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市场推广及应用

3.3.1市场调查与分析

3.3.2产品规划与管理

3.3.3销售策划与宣传

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4.1建设地址

4.2地理环境

4.2.1地形地貌

4.2.2气候条件

4.2.4水文条件

4.3自然资源

4.4交通运输

第五章 项目技术及工艺设备方案

5.1 建筑垃圾预处理工艺方案

5.1.1 产品方案

5.1.2 工艺概述

5.2 道路材料工艺方案

5.2.1 产品方案

5.2.2 物料平衡

5.2.3 工艺概述

5.3 墙体材料工艺方案

5.3.1 产品方案

5.3.2 物料平衡

5.3.3 工艺概述

5.4 复合材料工艺方案

5.4.1 产品方案

5.4.2 物料平衡

5.4.3 工艺概述

5.5 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

第六章 项目工程建设

6.1建设依据

6.2设计原则

6.3主要结构设计说明

6.4结构设计方案

6.5总平面布置

6.5.1布置运输的原则

6.5.2总平面布置原则

6.5.3鸟瞰图

6.5.4总平面布置图

6.6厂内外运输

第七章 节能与环保

7.1用能标准和节能环保规范

7.1.1设计依据

7.1.2设计原则

7.2节能措施

7.2.1能源消耗种类

7.2.2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7.2.3主要节能降耗措施

7.3环境保护

7.3.1设计原则

7.3.2污染物治理措施

第八章 职业安全卫生

8.1危害因素与危害程度

8.2安全措施方案

8.2.1电力危害防范措施

8.2.2机械伤害防范措施

8.2.3粉尘废气防范措施

8.2.4噪声防范措施

8.2.5重物坠落防范措施

章  消防

9.1 火灾危险性

9.2 消防措施

9.2.1 设计依据

9.2.2 总图消防

9.2.3 建筑消防

9.2.4 电气消防

9.2.5 安全疏散

9.2.6 消防给水

章  项目建设期与实施进度

10.1项目建设期

10.1.1一期工程

10.1.2二期工程

10.1.3三期工程

10.2项目实施进度

十一章  企业组织劳动定员

11.1企业组织

11.2工作制度

11.3人员资源配置

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

12.1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12.1.1 投资估算依据

12.1.2 建设投资估算

12.1.3 总投资估算

12.2资金来源与筹措

第十章 财务分析

13.1 计算依据

13.2 项目测算基本设定

13.2 营业收入估算

13.3 总成本估算

13.3.1直接成本

13.3.2工资及福利

13.3.3 折旧与摊销

13.3.4维修费用

13.3.5其他费用

13.3.6 总成本费用估算

13.4项目损益及利润分配

13.5 项目财务现金流量估算

13.6盈亏平衡分析

13.7敏感性分析

13.5项目财务评价

第十三章 效益分析

13.1经济效益

13.2社会效益

13.3环境效益

第十四章 项目风险分析及规避

14.1 资金风险及防范

14.2实施风险及防范

14.3 经营风险及防范

14.4 政策风险及防范

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

15.1结论

15.2建议

Copyright © 1998-2023 陕西睿诚群策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产业咨询电话:029-89126333 ICP备案:陕ICP备2023008738号 

在线咨询
029-89126333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