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项目名称:合肥南亚理工技工学校项目
项目地点:合肥市新站区学林路1509号
总投资:*****万元
规划用地:50亩
教育兼具社会化和产业化属性,政策对其具有很强的引导性。近几年,国家针对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教育出台了很多政策,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总体导向分别是规范发展、减轻负担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由此可见,政策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导向更为宽松,在社会资本参与、集团化办学及上市公司参与等方面也均呈开放态度。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就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问题作出一系列重大判断、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推出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与路径指引,主要集中在三个文件里。一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这个文件是由国务院印发,主要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长期制约职业教育发展体制机制难题的政策措施,明确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路线图。二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这个文件由国务院职业教育部际联席会议九部门联合印发,旨在压实地方和学校主体责任,指导各地各校落实好承接的任务和项目。三是《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个文件是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职教大会配套文件,主要从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出发,对接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总要求,对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作出总体安排。这三个文件的内在逻辑,就是从深化改革到提质培优,再到高质量发展,既相互衔接,又逐级递进,明确了“十四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政策框架。
据新华社,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20日表决通过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这是该法自1996年颁布施行以来的首次大修,新职业教育法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新的职业教育法明确我国职业教育体系。
(1)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备同等重要地位
新职业教育法明确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其中,职业学校教育分为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包括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此外,新职业教育法强调“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旨在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考试招生制度
新职业教育法规定“高等职业学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招收学生”,并要求“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职业教育统一招生平台,汇总发布实施职业教育的学校及其专业设置、招生情况等信息,提供查询、报考等服务。”新职业教育法明确招生路径,为职业教育体系学生提供明确的升学通道。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被认为“低人一等”,初中毕业后读中职无法读大学,有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考公、事业单位招聘、考研时遭遇学历歧视。如今,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是层次不同,而是类型不同,将让更多学生在职业发展上大有可为。
(3)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及举办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
新职业教育法明确“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层次和形式的职业教育,推进多元办学,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平等参与职业教育”,“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并明确企业可以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场地和管理等要素,举办或者联合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本次新职业教育法延续对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支持鼓励态度,有助于培养紧贴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022年,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改革攻坚的关键年。国家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面上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聚焦“提高质量、提升形象”这两大任务,落实好“三个文件”,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待转化为职教战线“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
国家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竞争优势的建立离不开完善的职教体系。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在快速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也在逐渐完善。教育服务产业链全链条离不开中等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没有哪个国家,没有中职就能发展好高职的。当前,中职教育主要存在办学定位不适配,办学规模大而不强,办学条件缺口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将着重抓四件事。一是调整定位。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推动中职学校多样化发展,从单纯“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抓好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升学教育,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扩大贯通培养规模,打开中职学生的成长空间,让中职学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优势、发展有通道,这既是党和政府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期望,更是产业发展对人才层次高移的现实需要。二是优化布局。通过撤销、合并、转型、托管、土地置换、集团办学等措施,整合“空、小、散、弱”学校,优化中职教育的布局结构。三是落实达标。实施“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全面核查中职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现2023年学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四是培育示范。实施“优质中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集中力量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品牌专业,示范带动中职教育质量总体提升。利用3到5年时间,建成1000所左右的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示范带动中职教育整体管理规范、质量合格,引导学生家长理性选择。
2.2.2 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需要
Copyright © 1998-2023 陕西睿诚群策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产业咨询电话:029-89126333 ICP备案:陕ICP备20230087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