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三乙胺及其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企业应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坚持节能优先方针,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全面推行循环经济理念,构建多层次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体系。深入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补齐和延伸产业链,推进能源资源梯级利用、废物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置。加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规范发展再制造产业。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动绿色转型实现积极发展。
2022年3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指出到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格局,高端产品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水平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
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高本质安全和清洁生产水平,加速石化化工行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我国由石化化工大国向强国迈进。
2022年2月18日发布《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提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工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升级,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我国三乙胺行业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早期市场需求主要依靠进口。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生产设备,我国三乙胺生产实力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不断进步。我国三乙胺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逐渐实现进口替代,现阶段国内市场主要被本土企业所占据。我国三乙胺生产企业主要有浙江新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建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集中度较高。
根据《中国三乙胺行业研究与投资战略报告(2022版)》可知,2017年中国三乙胺表观消费量4.38万吨,2018年中国三乙胺表观消费量5.06万吨,2019年中国三乙胺表观消费量5.65万吨,2020年中国三乙胺表观消费量6.16万吨。
三乙胺涉及化妆品、农药、医药、电池等多方面,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品。精细化工是当今世界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发展最快的经济领域之一。大力发展精细化工是目前世界各国调整化学工业结构、提升化学工业产值和扩大经济效益的战略重点。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国内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原料和资金供应状况的改善、全球化专业分工以及发达国家由于生产成本和市场饱和等原因而采取战略转移和重组等策略,我国精细化工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需求等因素影响,我国精细化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当前,以新能源汽车、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将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加速的阶段,新技术深刻改变着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生产组织方式,推动产业朝着智能化、定制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着这种发展趋势,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将进一步细化,劳动生产率也将进一步提升。
三乙胺是最常用的有机碱之一,在医药、农药等领域应用广泛。之前广泛用于农药(草甘膦)、医药等作为中间体使用,但随着VC和LiFSi在锂电的驱动下,产能和产量或持续增加,带来三乙胺需求巨大增量。三乙胺作为电解液添加剂碳酸亚乙烯(VC)生产过程中的脱氯剂使用,同时三乙胺也用作新型锂盐(LiFSi)的添加剂,锂电领域驱动了绝大多数需求增量,带动了市场对三乙胺需求快速增长。
2.2.1项目实施符合国家大力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化工产业发展的要求
17.2.1 本项目将提升内蒙古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的现有基础,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17.2.2 有利于大量吸引境内外优秀相关产业人才,加快对国内精细化工产业人才的培养
Copyright © 1998-2023 陕西睿诚群策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产业咨询电话:029-89126333 ICP备案:陕ICP备20230087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