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陕西咸运集团
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和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应用,随着国家鼓励政策的不断出台,电动汽车行业得到迅猛的发展,因此,购置与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也成为政府及相关业主的必然需求。作为新能源战略和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必然是“十四五”期间一大关键领域,电动汽车也将逐渐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和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作为电动汽车产业的重要一环,充电桩的建设是电动汽车大规模发展的关键。
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注重车而不注重充电基础设施的问题,有车无桩、有桩无车现象并存。一方面,部分地区电动汽车增长较快,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用户对电动汽车接受度不高以及地方保护等原因,使得电动汽车增长总体低于预期,加上部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不合理,以及设施通用性较差等问题,造成充电基础设施利用率较低。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呈现爆炸式增长,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和车型不断增多,现有的充电设施规模远远无法满足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需求。永寿县陕西咸运集团通过调查分析,决定投资建设永寿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项目。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2025年渗透率将达20%+。据中汽协统计,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增长7.5%和10.9%;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10.5万辆和111.5万辆,同比增长5.4%和11.6%。根据2020年11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汽车销量的20%,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全球电动化趋势已势不可挡,我国新能源汽车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实现并超过2025年的目标是值得期待的。充电桩为纯电动汽车的配套基础设施,但建设乏力成为了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首要问题。因此,车企会更加重视充电桩的建设与推广,建立完整生态,与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第一次明确了充电桩行业的政策方向。同年10月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提出,为满足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至2020年将建成480万个充电桩,其中50万个分散式公共充电桩,430万个私人充电桩。此后几年,关于充电桩的建设布局有多项政策出台。
2.1.3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的配套率仍然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增速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市场化推广阶段,更多私家车主使用电动汽车出行,但充电基础设施的问题逐渐突出,尤其是小区家充水平依然有诸多掣肘。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联盟内成员整车企业采样的约124.5万辆车的车桩相随信息中,有37.2万台未随车配建充电设施,整体未配建率达到29.8%。未随车配建充电设施主要原因在于集团用户自行建桩、居住地物业不配合、居住地没有固定停车位,占比达70.2%,其余原因占比为29.8%。
目前,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的配套率仍然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增速,产品质量、管理机制、电网负荷、多方利益协调等因素掣肘小区充电桩的建设。
产品质量:(1)产品质量标准体系需要完善;(2)强制实施的产品质量管控体系尚未建立;(3)私人桩品牌较多参差不齐,个体选择多样;(4)缺乏统一的安装建设标准。
管理机制:充电桩的后期维护管理十分重要,否则容易导致“僵尸”充电桩的出现,未来专业营运单位成为必需。
电网负荷:虽然私人充电桩以慢充模式为主,但小区配备上百车位,仅业主充电容量对居民区变压器造成很大压力;下班后集中充电,将增加电网负荷。
多方利益协调:由于小区新建充电桩需要居委会、物业公司、居民等多方协商,涉及各方面利益牵绊,只要一个环节不通过,就无法开展建设。
未来居住社区充电桩建设的推进,离不开政府端出台支持政策,运营端创新商业模式,技术端加强车网互动。
由于新基建的提出,充电桩成为助力国家稳增长的重要力量,充电桩投建速度有望加快,整体充电桩制造市场呈现周期向上的特征。同属于新基建范畴内的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都可以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从而带动充电桩建设,加速推动充电桩行业发展;窗口期也将缩短,优胜劣汰即将加速。经保守测算,以60kW直流桩和7kW交流桩为主,2025年中国公共充电桩市场投资建设规模将达187.6亿元。
Copyright © 1998-2023 陕西睿诚群策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产业咨询电话:029-89126333 ICP备案:陕ICP备20230087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