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阜宁高新区 投资集成电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项目案例_睿诚产业研究院

江苏阜宁高新区 投资集成电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一、项目总论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江苏阜宁高新区投资集成电路建设项目

1.1.2 承办单位

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 项目概况

1.2.1 项目性质

1.2.2 项目拟建地点

1.2.3 建设规模及内容

1.2.4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2.5 项目投入总资金与效益情况

1.2.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2.8 项目资金筹措方式

1.3 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1.3.1 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1.3.2 项目建议

二、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芯片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是现代工业的“粮食”,具有高技术、重资本、高集中度等特征,与航空发动机并列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芯片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中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的产,是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基础,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发展芯片产业既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内部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市场技术竞争的需要,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近几年,尤其是2018年以来,国产芯片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潮。从政府到民间,从投资机构到初创公司,如何发展国产芯片及其配套产业已经成为全民瞩目的焦点。

在政府层面。除国家部委先后出台了多项税收政策、扶持政策外,各地方政府也在纷纷制定各种招商引资政策推进芯片相关企业“入驻”与“落地”。在投资与创业层面,芯片企业创投由相对较为集中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逐渐向EDA、半导体材料、装备(配套)制造等全产业链扩散。

在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国产芯片产业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黄金发展期。

2.1.1 战略上高度重视,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早在《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就将“核高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和集成电路(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作为16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的2项,确定了到2020年实施的内容和目标。“十二五”时期,国家制定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2020年和2030年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技术目标作了明确的要求,并对集成电路产业链各个环节也制定了具体目标,进而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2016年发展半导体技术和集成电路产业体系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进而围绕《纲要》的实施以及《十三五规划》,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出台了税收、资金、人才、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政策,且在相关政策中将支持集成电路发展的相关要求融入其中,形成了较为立体的政策体系。2020年国务院发布《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这是新时期对《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以及《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的进一步完善,为半导体行业发展提供财税、投融资、研发、进出口、人才、知识产权、市场应用、国际合作等全方位支持,对于新时期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此外,各地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制度环境。

2.1.2 资源上加大投入,为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资源支持

高投资、长周期和高风险特征使得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离不开有效的外部支持,这也是日本和韩国集成电路行业赶超发展的科学经验。为此,我国在“十三五”时期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支持力度,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资源支持。2014年9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一期正式启动,募集资金1387.2亿元,2019年底完成直接投资1387亿元,撬动地方和社会资本5145亿元,为“十三五”时期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资金支持。2019年10月基金二期启动,注册资本为2041.5亿元,将进一步充实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资金力量。在国家基金的引导下,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双重压力下,各地也大量布局集成电路。据不完全统计,仅2020年上半年,江苏、安徽、浙江、山东的24个城市已签约超过20个半导体项目,金额达到了1600亿元,半导体行业投资热潮显现。此外,作为支持高科技企业直接融资的科创板,也发挥了支持集成电路企业发展的重要角色。截至2020年10月底,科创板上市的191家企业中,有171家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新基建的催生下得以快速发展,尤其是规模相对较小的集成电路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才培养方面,自2015年教育部等6部委决定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之后,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28所高校新建了微电子学院,55.08%的本科及以上毕业生选择进入集成电路产业,为集成电路产业输送了大量人才。此外,摩尔定律驱动着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变革,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相关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较高。根据欧盟委员会数据,2019年我国大陆研发投入前10位的企业中,有5家企业涉足集成电路的研发投入。

2.1.3 江苏芯片产业存在的问题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 项目建设是推进芯片产业研发中国化的需要

2.2.2 项目建设是紧盯需求侧着力提高江苏省供给侧自主创新的需要

2.2.3 项目建设以搭建产教合作联盟为抓手,疏通芯片产业校企合作,扩充江苏省芯片产业人才资源的需要

2.3 项目建设可行性

2.3.1 芯片行业持续高速发展保障项目未来可持续发展前景

2.3.2 江苏芯片产业发展良好的基础环境保障项目可行

2.3.3 本项目经营管理模式支持项目可持续发展

2.3.4 本项目良好的经济效益支持项目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主营业务、产品与服务、经营模式

3.1 主营业务

3.2 主要产品和服务

3.2.1 产品与方案业务

3.2.2 集成电路晶圆代工

3.2.3 配套服务

3.3 主要经营模式

3.3.1 产品与方案业务板块

3.3.2 制造与服务业务板块

四、项目市场分析

4.1 全球半导体市场发展现状

4.1.1 呈“螺旋式上升”发展模式

4.1.2 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4.1.3 后摩尔时代的颠覆性技术

4.2 芯片市场分析

4.2.1 芯片缺货持续蔓延,开启新一轮半导体景气周期

4.2.2 多重因素导致本轮芯片短缺和周期上行

4.2.3 中国本土半导体制造产能不足,对外依存度高

4.2.4 由于产能不足以及缺乏先进制程等因素,大量国内Fabless需依赖海外晶圆制造产能

五、工艺技术流程、设备采购及工程方案

5.1 工艺技术流程

5.1.1 晶圆清洗、热氧化

5.1.2 光刻

5.1.3 刻蚀

5.1.4 离子注入、退火

5.1.5 扩散

5.1.6 化学气相沉积

5.1.7 物理气相沉积

5.1.8 化学机械研磨

5.1.9 晶圆检测

5.1.10 包装入库

5.2 设备采购

5.3 工程方案

5.3.1 土建工程设计方案

5.3.2 项目总平面布置

5.4 工程建设

5.4.1 工程建设方案

5.4.2 配套工程建设方案

六、招标方案与实施进度计划

6.1 项目招投标方案

6.1.1 招标范围及标段的划分

6.1.2 招标方式

6.1.3 招标组织形式

6.2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6.2.1 项目实施阶段

6.2.2 项目实施进度表

七、项目选址

7.1 项目选址

7.1.1 地理位置

7.1.2 园区占地面积

7.2 园区属地条件

7.2.1 地理位置及条件与区域范围

阜宁县隶属江苏省盐城市,南与建湖县毗邻,北与滨海县接壤,东与射阳县相连,西与淮安市涟水县隔废黄河相望,西南与淮安市楚州区交界。县域介于北纬33°26′~33°59′、东径119°27′~119°58′之间,南北长52.5千米,东西宽48千米。面积1438.29平方千米,列盐城市9个县(市、区)第6位。

7.2.2 地形地貌及土壤

阜宁县西部高亢,向东南、向东、向东北,渐趋低洼。县域分属3个地貌单位:县域西部,即废黄河以东、射阳河~沿岗河以西地区属黄淮平原,系因黄河夺淮后,大量泥沙覆盖而形成的黄泛区,面积为84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58.5%。最西部废黄河堆堤及滩地地面真高为8~12米,由此向东地面真高逐步下降。县域东北部,即串场河~沿岗河以东地区属滨海平原,地面真高1~1.5米,面积24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16.68%。县域南部、西南部,属里下河平原,面积为35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24.74%,地面真高一般1.5~2.5米,西南端马家荡一带仅0.8米左右。

7.2.3 气候及水源

阜宁县因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太平洋西岸,系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的气候带。其特点是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水充沛,雨热同季;日光充足,气候温和。因地处气候过渡区,灾害性天气种类比较多,常见的有洪涝、干旱、连绵阴雨、高温、寒潮、大雾等。

境内有大小河流100多条,加上马家荡,全县水域面积达35000多公顷。主要河流有3条:西部的废黄河、苏北灌溉总渠,流经县境中部东北部的射阳河。

废黄河。亦名黄河故道。原系淮河下游,是淮河入海通道。1194年黄河之水夺淮河下游入海(史称黄河夺淮),此后600多年,这条河称为黄河。1855年,黄河改道北上,此后,这条河称废黄河或黄河故道。1731年阜宁建县以后,“黄河”—“废黄河”成为阜宁与涟水两县界河,县境段31.7千米,西南至东北走向。黄河夺淮以前几千年,未见过淮河成灾记录。黄河夺淮以后,因黄水夹带的大量泥沙沉淀河床,淤塞河道,水患濒发,为害700年之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席毛泽东号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1951年至1952年,开挖苏北灌溉总渠,以利淮河上游泄洪、下游农田灌溉。同时,对废黄河进行切滩、固堤、护坡、建闸,提高行洪能力,消除了水患。

射阳河。古称射阳湖,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自然河道。上游起自宝应县射阳镇,下游至射阳县注入黄海。县境段呈西南至东北走向,蜿蜒于县域中部和东北部,长75 千米。县境域汇集潮河、海陵河、薛梨大沟、南北恒河、杨集河、马泥沟、潮沟河、生产河、淤深河、马河、小中河、大沙河、川里河、驿马河、沿岗河、阜坎河等。县境射阳河河口宽度一般为120~200米。流域面积约1200多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83%,是灌溉、排涝行洪、水路运输的主动脉。

苏北灌溉总渠。西起洪泽湖,流经洪泽、淮安区、阜宁、滨海、射阳5个县(区),至扁担港入海,全长168千米。县境段长44.7千米,其走向基本与废黄河平行。阜宁县1953年以来,先后在总渠南堤建11座涵洞,北堤建一座涵洞,以便于县境废黄河到射阳河之间的农田灌溉。1999年,对9 座涵洞进行加固改造。2010年,苏北灌溉总渠实灌面积4.3万公顷,占全县耕地总面积54%。

串场河。为昔日运盐之灶河,它串通各盐场,定名为串场河,西堤俗称范公堤,以河沿岗,故亦称岗河。县境段从沟墩镇陈坎村至施庄码头村入射阳河,全长22.5千米。一般河底高程-1.8米,河口宽40~60米。串场河是省属干线航道,是县境水上运输的纽带,向北通张家河、入坎响河,可达灌河;向南可入长江各口岸,向西有多条河道通大运河,是排水和灌溉的主要河道,起作南北调度水源的作用。串场河上挂大沟两条,即团结河、沟墩翻身河。

通榆河。在县境南自沟墩镇陈坎村驳运港向北至吴滩各港贯射阳河在阜城镇窑桥北上至三灶镇东湾村止,全长29.5千米,1999年5月贯通,2010 年测流量150立方米每秒。通榆河左(西)岸挂大沟2条,即闸河、施庄中心河;右(东)岸挂大沟14条,即盐阜河、友谊河、七一河、海通河、通马河、北干河、吴滩向阳河、匣通港、串通河、戴圩河、马路圩河、胜利河、孙杨港。

淮河入海水道。长163.5千米,上接洪泽湖,东侧二河口,沿苏北灌溉总渠北侧与总渠成一渠一河三堆堤,在射阳县扁担港注入黄海,是淮河、洪泽湖泄洪的主要通道之一,设计防洪标准近期百年一遇、远期300年一遇,总渠北排涝近期5 年一遇、远期十年一遇。设计流量近期每秒2270立方米,远期每秒7000立方米,近期河床分为南泓和北泓,受保护人口2000万人,保护耕地200万公顷。南泓排老管河以上运东闸高片来水,部分径东沙港闸入总渠,大部分仍径南泓排入黄河,北泓排老管河以东低片水,北堤外设调度河,通过周门、单港、北沙3座翻水站向废黄河排河北片洪水。口宽570~750米, 深4.5米。1998年10月试挖,2003年6月28日全线贯通,具行(泄)洪条件,阜宁段南堤长33.695千米(66+872~100+567)顶高11.15~9.89米, 顶宽8米,边坡1∶3 ; 北堤长34.438千米(66+114~100+552), 顶高11.15~9.39米, 顶宽8米, 边坡1∶3;南堤有芦杨地龙和东沙港闸2座穿堤建筑物,北堤有潮河地涵,戴舍大沟地涵,马集大沟地涵,芦杨泵站、芦杨地龙,张马大沟地涵,大沙河地涵,川里河地涵,跃进河地涵等9座穿堤建筑物,2005年6月建成芦蒲马集、阜滨干渠、羊寨川里河、八支渠4条通往入海水道北堤上堤硬质道路。2006年10月通过国家级验收,阜宁段设计行洪水位8.3~7.42米(潮河——跃进河)。

7.2.4 交通条件

境内有204国道和231、329、234、348等省道四通八达,沿海高速公路连接线、盐徐高速公路连接线接通县城,阜建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盐阜快速路完成方案设计,阜宁段纳入同步规划、同步设计。临盐高速公路项目路线方案通过省交通厅审查。阜宁港区淮河作业区纳入市内河港口总体规划。新长铁路阜宁火车站开通客货快运列车,徐宿淮盐高速铁路阜宁南站建成,连盐铁路阜宁东站投入运行,我县成为拥有3个火车站的县份。淮安苏北国际机场和盐城机场开通北京、深圳等航班,分别距县城只有40分钟和50分钟车程。国家内河运输二类口岸阜宁港开通集装箱运输航线,直通沿海港口,基本形成公路铁路互补、水路陆路联运的立体交通格局。

7.3 产业条件

经初步统计,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为574.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69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235.20亿元,增长2.8%;第三产业增加值272.33亿元,增长1.9%。三次产业结构为11.62︰40.96︰47.42。

  1.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20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9.64亿元,可比价增长2.3%。粮食生产小幅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95.89万吨,增长0.6%。全县蔬菜总产量141.22万吨,比上年下降0.9%。生猪生产稳步恢复,生猪年饲养量94.43万头,全年出栏量56.09万头,均完成稳产保供任务。家禽供应基本充足,家禽年饲养量2103万只,全年出栏量1376万只。全年水产品总量7.72万吨,增长1.8%。
  2. 工业生产加速恢复。2020年,实现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391.49亿元,增长4.5%。新能源、智能制造、环保滤料“两主一特”产业规上企业开票销售占全县规上企业的66%。开工、竣工亿元工业项目首次均超30个,中材第四工厂等10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开票销售超亿元工业企业达48家、税收超千万元工业企业达16家。新能源、智能制造2个产业分别突破百亿规模。
  3. 服务业发展稳步回升。2020年,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72.33亿元,同比增长1.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66亿元,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7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84.17万平方米,销售额45.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和22.2%。洲业汽车城、凤凰广场等重大三产项目建成运营。现代服务业园区获评省示范物流园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稳步推进。建筑业总产值持续保持全市第一。

 

八、节能节水及环境保护

8.1 节能节水

8.1.1 节能节水规范

8.1.2 设计原则

8.1.3 节能方案

8.1.4 节水措施

8.2 环境保护

8.2.1 设计依据

8.2.2 环境污染源

8.2.3 环境保护措施

8.2.4 环境影响评价

九、职业安全、卫生与消防

9.1 职业安全

9.1.1 设计依据

9.1.2 设计原则

9.1.3 主要安全措施

9.1.4 防火

9.2 劳动卫生

9.2.1 企业环保治理达标

9.2.2 研究方案成熟可靠

9.3 消防

9.3.1 设计依据

9.3.2 建筑防火

9.3.3 室内消防

9.3.4 室外消防

十、项目人力资源配置、项目管理

10.1 项目施工组织

10.2 项目运营组织架构

10.3 人员招聘和培训

10.3.1 人员招聘

10.3.2 人员培训

十一、项目投资估算及融资方案

11.1 项目总投资估算

11.1.1 投资估算依据

11.1.2 建设投资估算

11.1.3 项目流动资金估算

11.1.4 项目总投资

11.2 项目资金筹措和投资使用计划

十二、项目财务评价

12.1 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

12.1.1 项目测算参考依据

12.1.2 项目测算基本设定

12.2 总成本费用估算

12.2.1 直接成本

12.2.2 工资及福利费用

12.2.3 折旧及摊销

12.2.4 修理费

12.2.5 其他费用

12.2.6 研发费用

12.2.7 总成本费用

12.3 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12.3.1 营业收入

12.3.2 税金及附加费用

12.4 损益及利润及分配

12.5 盈利能力分析

12.5.1 投资利润率与投资利税率

12.5.2 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和投资回收期

12.5.3 项目现金流量表

十三、经济评价

十四、社会评价

14.1 社会效益

14.1.1 本项目将提升江苏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现有基础,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14.1.2 符合我国产业政策,有利于发挥信息化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与带动作用,满足国内需求

14.1.3 有利于大量吸引境内外优秀相关产业的研究、设计、制造等人才,加快对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的培养

14.1.4 社会评价结论

14.2 互适性分析

14.2.1 与当地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性

14.2.2与当地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性

14.2.3 与当地居民的宗教、民族习惯的相互适应性

14.2.4 项目互适性分析

十五、风险分析

15.1 技术风险

15.1.1 产品迭代较快的风险

15.1.2 研发未达预期的风险

15.1.3 知识产权风险

15.2 经营风险

15.2.1 行业周期性及发行人收入波动风险

15.2.2 未来持续巨额资金投入风险

15.2.3 主要原材料供应商集中度较高及原材料供应风险

15.2.4 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15.2.5 行业竞争风险

15.2.6 产业政策变化风险

15.3 组织管理风险

15.4 人力资源风险

15.5 财务风险

十六、研究结论

16.1 项目综合研究结论

16.2 项目建议

附表

附表一: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二:折旧估算表

附表三:摊销估算表

附表四: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五:税金及附加费用估算表

附表六:损益及利润估算表

附表七:现金流量估算表

附件

附件一:营业执照

附件二:项目投资意向协议书

Copyright © 1998-2023 陕西睿诚群策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产业咨询电话:029-89126333 ICP备案:陕ICP备2023008738号 

在线咨询
029-89126333
顶部